由于近年來我國對于綠色農業的關注力度逐漸加大,因此對于農藥安全問題監督力度也就更加嚴格起來,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國在2016年農藥生產總量同比2015年只有微弱的增長,專家預測,2017年新型綠色生物農藥將得到快速發展。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的開局之年,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: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從農藥械市場來看,受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影響,今年農藥械產品需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,下面分三個部分介紹。
受經濟下行、種植業效益不高和農藥供大于求等因素影響,2016年農藥價格和2015年相比,跌多漲少。大部分農藥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無明顯變化,但部分國內農藥品種價格下降,少數進口農藥品種價格有所上漲,除草劑價格跌幅約為10%左右,如百草枯水劑受在中國退市的影響,跌幅達到25%以上,草甘膦價格下降10%左右,麥草畏價格累計跌幅達15%以上,草銨膦原藥受庫存的影響,廠家之間殺價競爭,價格波動大,不同省份跌幅不同,從15%到50%不等。殺菌劑價格指數波動小,相對平穩。
根據全國31個省級植保系統初步預測統計分析,2017年全國農藥需求總量(商品量)預計為92萬噸,折百量為近30萬噸,比上年減少2%左右。
需求量在1萬噸以上的品種有(按降序排列):草甘膦、敵敵畏、乙草胺、硫酸銅、多菌靈、莠去津。與今年相比,2017年需求在1萬噸以上的農藥品種將減少。
農藥零增長行動將促進農藥產品向高效低毒低殘留、對環境友好、對人畜安全的方向轉化,以價格優勢主導的低效農藥將逐步淡出市場。在國家大力發展綠色防控的相關政策的支持下,生物農藥使用將會明顯增加。